“宫门献鱼”是清御膳名菜。它是选用整条鲜鱼洗净后,斩成头、身、尾三段,将头、尾两侧剞兰草花刀,身段剥皮,剔去骨刺切成片,配以熟瘦火腿、大海米等,经分别烹制后,头尾放盘的两侧,白色鱼片码头尾中间,两色两味,形如宫门中跃出条鱼。
据传此肴为清朝康熙皇帝亲笔命名,且是清宫迁大典中必须备有的菜点之一。
康熙九年(1607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南下暗察民情,一天,他来了云南“宫门岭”,这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山岭,岭下有个天然大山洞,洞宽数丈,形如宫门,宏伟非凡。东边是一片山坡草地,西边有一池塘。这日中午,康熙来到池边一家小酒店,经打坐后,点要了“一条鱼,一壶酒”。很快,店家便将酒、菜送上桌,康熙食后感觉很美,并问道:“店家,此菜何名?”答曰:“腹花鱼。”原来此鱼生长于池塘,专食鲜花嫩草,鱼腹上长有金黄色花纹,故有此名。康熙一时兴起,便挥笔给店家写了“宫门献鱼”四个大字,落款为“玄烨”。不久,江浙总督路过这里,见店门上挂着“宫门献鱼”署名“玄烨”的牌匾,大吃一惊,经了解原委,果真是当今天子所赐。自此,消息传开以后,凡路过此处的游客,都要进店尝尝,“宫门献鱼”这道名菜。
清宫名菜“宫门献鱼”如何传入民间?据说1912年清王朝覆灭,宫廷御厨们也各奔东西。有的则流落到其他城市,为了谋求生计,便开设专门经营宫廷菜点的酒楼食店,于是,使这一古老技艺的宫廷菜,得以流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