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粿”原名不叫“乒乓粿”,而是几易其名。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马乱,饥寒交迫,人民只得啃草根,吃野菜度日。在吃野菜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鼠壳草”的,不仅无毒好吃,同时还有香味。后来,日子太平了,有人便用“鼠壳草”混合糯米去碾成粉,然后以粉为粿胚加佐料做成粿,蒸熟后呈暗褐色,吃起来别有风味。因为它是黑色的,所以揭阳人便称之为“乌粿”。尔后,人们每逢喜庆之事,都要做“乌粿”,但因“乌”字不大好听,人们遂用粿胚的原料——“鼠壳草”来为它的名称,改称为“鼠壳粿”了。
后来,人们又改用“槟醅麸”作“鼠壳粿”的馅子。“槟醅”,就是把糯粟装在密封的铁罐内,爆炒熟,过筛去壳,碾碎。做粿时,每斤槟醅麸加熟白糖一斤,芝麻二两、花生三两,橙糕五钱。每斤鼠壳粉做30个粿胚,大小如半粒槟榔那么大。大了,胚太厚,小了易破裂。
由于揭阳“槟醅粿”独具一格,又是潮汕地区少见,加上风味独特,故此名声远传国内外。
晚清时,揭阳县城内南门有个叫李奇遇的,专门经营这一生意。在保持槟醅粿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加印(盖在上面的图案印模)和用豆腐膜垫底,这样既美化了槟醅粿的造型,又便挪带。他天天只做一担槟醅粿在总爷宫前(即现在的榕城镇政府前)摆卖。那些想要品尝又怕买不到的人,都得一早就到总爷宫前等候。
民国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揭阳小食师傅谢洽到汕头谋生,便做了“槟醅粿”摆于乌桥头,群众闻知是揭阳槟醅粿,即被抢购一空。
“槟醅粿”的叫法,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做买卖,更难叫准。1956年县饮食行业在一次买卖中,有一外地顾客问售货员:“你再说,这叫什么‘粿’,‘乒乓粿’吗”?因为“槟醅粿”和“乒乓粿”在字音上相近,那位售货员便将就答道:“对,叫乒乓粿。”由于乒乓易叫,易写,结果竟不上几天时间,人们都把“槟醅粿”叫为“乒乓粿”了。虽然叫“乒乓”是错得可笑,却成为公认的名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