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餐具敲得咚咚响。有时候你会枯坐在一旁等别人吃完东西或结束冗长的谈话,这种情况会令人觉得十分无聊。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要用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咚咚响,或玩弄刀叉、汤匙、碟子、杯子等餐具。你可能听不见咚咚的声响,但是旁边的人可能会因此觉得不安。 不要妨碍他人。夹取盘中食物及吃东西的时候,手肘应该尽量贴近自己的身体,以免妨碍邻座的人。可能的话,应该安排家中的左撇子固定坐在餐桌的最左边,尽可能让他本人和其他人都感到舒服自在。
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声音。吃东西时,要小口小口地吃;吞咽时,嘴巴要合拢。如此才不会制造声响向,干扰旁边的人。
吃豆角其实也能补肾
豆类蔬菜主要包括扁豆、刀豆、豌豆、豇豆等,大部分人只知道它们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好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其他蔬菜,却不知道它们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豆类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尤其适合。
但是,根据种类的不同,它们的食疗作用也有所区别。
扁豆:
多在夏秋季节食用。对由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女性白带等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由于脾胃虚弱,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平时最好多吃扁豆。女性可以将扁豆炒熟成末,每次6—12克,用糯米酒或温水送服,能够缓解白带多的症状。
刀豆:
味甘、性温,具有暖脾胃、下气、益肾、补充元气的作用。
适用于气滞、打嗝、胸闷不适、腰痛等症状。嫩刀豆用来煮食或制成酱菜,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温补的作用;老刀豆则对打嗝的治疗效果最好。
豇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豆角。它除了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能够补肾。
李时珍曾称赞它能够“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所谓“营卫”,就是中医所说的营卫二气,调整好了,可充分保证人的睡眠质量。此外,多吃豇豆还能治疗呕吐、打嗝等不适。小孩食积、气胀的时候,用生豇豆适量,细嚼后咽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豌豆:
豌豆的味甘、性平,常吃能够补中益气、利小便。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少、腹胀等症状。哺乳期妇女吃了,还有助于增加奶量。
冬天5种食物易中毒
冬天本不是一个食物丰富的季节,但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人们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季节品遍美食,冬季也不例外。但需要警惕的是,科技带来福利的同时,同样存在隐忧。
在冬天,吃以下食物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1、一些大棚培育的蔬菜水果。
有的大棚种植的植物对农药需要量较大,再加上冬季寒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能完全将农药吸收,所以,清洗不净会导致冬季吃蔬菜水果时农药中毒。
2、腐烂的白菜。
大白菜的叶子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腐烂后其含量会明显增高。一旦大量进食,经肠道细菌作用,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为防止中毒,应避免蔬菜在高温下长时间堆放。
3、生豆浆。
其中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饮用后容易中毒。所以,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后饮用。需要提醒的是,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泡沫,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煮熟了,应继续加热5—10分钟,至泡沫消失才可饮用。
4、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
其中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冬天应把马铃薯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烧煮时可加入少许的醋,能够破坏毒素。
5、霉变甘蔗。
其毒性非常强,进食2—8小时后会出现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