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餐具,其极度简洁的构造和极其多样的实用功能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堪称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筷子是利用杠杆原理夹取食物。关于筷子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姜子牙发明了筷子;妲己用玉簪给纣王喂食,遂演化成筷子。但考古发掘已经证实,筷子的产生要早于殷纣王时代。
可以推断,筷子的起源要早得多,我猜想,它的原始形态应该是树枝之类,原始人用树枝串、架食物放在火上烤,或者叉着食物吃;在《动物世界》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猩猩都用树枝来钓白蚁吃,这些可能都是筷子产生的基础。
筷子在先秦时代叫做"梜",秦汉时期叫做"箸",唐代一度叫做"筋",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豪句。到了宋代,才有了"筷"的名称。
筷子从最原始的竹子、树枝开始,材质发展到金、银、玉、象牙、红木、骨头,乃至现在的塑料、复合材料等。其中,银筷因为有验毒的功效,最受帝王将相的青睐。
筷子不但材质有差别,长短也很有讲究。现在一般的筷子长约20厘米左右,长一些的比如炸东西用的有40厘米左右。筷子的长短设计以人的使用方便为宜,太短就变成了手抓,太长了也不方便。但我见过用来夹菜的最长而又实用的筷子却长达1米多。
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的一些乡村逢婚丧嫁娶,会举行一种特别的宴会--门板宴,就是把房门的门板拆下来,临时作为餐桌使用,这也多半是出于物质匮乏的无奈。但用门板做餐桌有个问题,就是坐在门板长的两端距离太长,无法够到菜。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豪竿"的巨型筷子,1米多长,如此一来,挥舞"豪竿",就可横扫整个门板上的菜了。现在四川很多餐馆中做面,也用50多厘米的筷子,为的是搅动捞取方便。
什么东西进入了文化层面就会变得复杂了。对于筷子的使用历来都有很多禁忌,比如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忌讳把筷子竖直插在食物上,因为那样是祭祀祖先时才做的。
说到这里,要顺便说一道菜的起源,就是回锅肉,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祭祖风俗的。根据儒家"祭如在"的理念,即使是给故去人吃的东西也是要做熟的,还要有肉食。但煮熟的肉祭祀之后,扔了未免可惜,于是就拿回来,再回锅翻炒,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回锅肉"做法。
现在一些地方嫁女儿还有陪送筷子的风俗,寓意"快得贵子".这一风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据当时的文人笔记记载,当时婚事议定之后,女方会送筷子两双,水坛一对,水中有金鱼4尾,寓意"金余",生活丰裕。
筷子还有很多变体,比如竹叉、竹刀、竹签,很多时候它们也充当了一次性餐具的作用,特别是街头贩卖的小食品摊多用。筷子虽然灵活实用,但有些食物还是对付不了,比如吃田螺、兔头等,就要用到牙签、吸管等。兔头是在四川非常流行的美食,俗称"啃兔脑壳",这一说法还被用来戏称男女恋人接吻,可见其流行程度。
吃的工具中登峰造极的算是"蟹八件".这精巧的工具由明代的苏州巧匠研发而成,渐成吃蟹的标准装备,一度还成为苏州地区嫁女的必备嫁妆。
蟹八件分别为砧、锤、斧、剪、镊、钎、匙、碟,具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功用,用它们来吃一只螃蟹,简直像做一场外科手术一般,能把螃蟹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更有高手在用蟹八件吃完螃蟹肉后,还能用空壳拼出一个完整的螃蟹,真是有了做科学标本的身手。
受"蟹八件"的启发,我曾给成都一家专门做兔头生意的饭店提过建议,研发出一套"兔八件或兔六件",既可以将这种吃起来有些难度的美食推广到全国,还可以形成行业标准,提高饮食文化的内涵。
现代科技开发了越来越多精细的饮食工具,比如手套,甚至在日本面条碗上都装上了吹凉面的小风扇,这就有些走火入魔了。
其实最好的饮食工具还是自己的身体,如手指、舌头、嘴唇等,更重要的是,吃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之一,还是无所羁绊,来得最痛快。比如吃花生米,用筷子来一粒一粒地夹着吃简直如玩杂技一般,实在不痛快,哪儿如抓着来得过瘾;吃田螺,牙签好用,但用口舌来吮吸出肉入口的感觉肯定是最解馋的;喝汤也是,双手捧碗,嘴吹着,溜着碗沿儿喝虽然不太文雅,但最畅快,最接近美食的本源。用身体直接去接触美食,分解食物带来的愉悦是工具所替代不了的。
吃的工具是用来对付食物的,但它反过来也对食物本身产生了影响。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解释中餐和西餐菜品的区别。
中餐多把食物切成小块炒熟,这显然比较适合筷子发挥特长,我甚至猜想,面条这种食物的发明,与筷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当然这需要更多的考证来说明。
西餐烤、炸、煎的东西较多,比较适合刀叉发挥功效,就说西餐的面条,据说是从中国传过去,也不得不变了模样,成了"拌面",用叉卷着吃,不像在中国汤面居多,甚至有一根一碗的极致面条,那显然不适合用叉来吃。涮火锅这种吃法,也只有在筷子通行的中国才会成为流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