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0年间,广州的各大百货公司为了吸引顾客,每周都会要求百货公司的厨师设计一款“星期美点”招徕顾客,广式蛋挞正是在这段时期出现,并逐渐成为广州茶点的一部分。
蛋挞的“挞”字,是英文tart的音译,指的就是馅料外露的馅饼,在台湾一般翻译作蛋塔。拜某些国际连锁餐饮集团所赐,最近这些年,蛋挞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一时无两”,不管走上街头还是打开电视,都能看到各种美味蛋挞的诱人广告,早已成了小朋友的餐中美味。
茶餐厅带领蛋挞潮流
据考证,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就已开始用牛奶、糖、鸡蛋以及各种不同的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17世纪蛋挞就已成为了满汉全席中第六席的一道菜式。早在1920年间,广州的各大百货公司为了吸引顾客,每周都会要求百货公司的厨师设计一款“星期美点”招徕顾客,广式蛋挞正是在这段时期出现,并逐渐成为广州茶点的一部分。
虽然有个洋名字,但做蛋挞多年的何世晃老师傅却觉得,现在的广式蛋挞其实还是“中国心”。传统的广式蛋挞实际上叫做“蛋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蛋挞在香港的茶餐厅中日渐受到追捧,为了顺应潮流吸引顾客,广式蛋砵才渐渐更名为蛋挞。由于蛋挞在粤式茶点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吃到国内最好的蛋挞,何老师傅说,必须要来广州才行。为此,何老师傅还特意赋诗一首称赞粤式蛋挞:“皮层叠叠灌黄汤,尤似鸟巢卵破浆。展现人前如亮镜,平凡美食确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