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便是元宵节,根据传统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吃元宵和观灯赏月等传统项目庆祝节日。元宵节其实是被人们遗忘了的本土"狂欢节"和"情人节",大家都知道“七夕”被称之为"中国情人节",然而相比略带悲情的"七夕",元宵节更适合作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元宵节,产生于2000多年前。一说元宵节本是佛教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另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平息"褚吕之乱",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第三种说法是,东方朔帮助宫女元宵,在正月十五这天与家人团聚,之后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城乡都重视的民俗大节,是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而这种狂欢,最直观地体现在灯火上。历朝历代都将元宵节视为一大盛事,《隋书》记载,隋炀帝庆祝元宵节的晚会上,表演者多达三万人,戏台有八里之长。到了唐代,元宵节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长安灯市规模巨大,宫廷专门垒起80丈高的"鳌山"挂灯,最大的灯直径达到13米。沿至宋朝,元宵节由唐代的三天延长至五天,《东京梦华录》描述元宵节盛况时形容,"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明代将元宵节延长至十天,成为我国最长的灯节。及至清代,虽然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但节日活动增加了"百戏"内容。"百戏"是元宵节狂欢精神的另一种体现,为了庆祝节日,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开展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猜灯谜等各种游戏。
猜灯谜也叫"射虎",意思是猜中谜底的难度就像射中老虎一样,所以元宵节是龙、狮、虎俱全的日子。在北方还有一种传统活动叫做"轱辘冰",就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手拉手在冰面上打滚,口中还唱歌谣"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之后还要"走白冰",因与"走百病"谐音,被认为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此外,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庆祝仪式,比如满族的"笊篱姑姑舞".每年正月十五,满族群众为报"笊篱姑姑"之恩,都要成群结队在上街跳"笊篱舞",口中欢唱"笊篱姑姑本姓白,十五、十六下山来……",意思是请神仙与民同享太平盛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元宵节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这些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元宵节包含了民间技艺、饮食习俗、神话传说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因而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而各种节俗所反映出的是古人敬天娱地的思想--点花灯是对天上月圆的回应,舞蹈是对大地酝酿万物的回应,各种游戏则是人们取悦天地的行为,表达的是古人与天地和谐的观念。
元宵节是另一个情人节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情人之间也要团圆。其实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在封建社会,女孩子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青年男女平时没有见面的机会,唯独元宵节时,女孩儿们才可以"合理合法"地结伴出游观灯赏月,这也就成为未婚男女借机寻找意中人的天赐良机。正因如此,元宵节具有了类似西方情人节的味道,而与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相比,元宵节显得更加实用,如果男女一见钟情,就留下手帕或荷包作为定情信物。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除"七夕"之外的另一个情人节。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庆祝元宵节具有"纵偷"、"纵情"的特点,而"纵偷"是"纵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古时的人们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爱情。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偷菜节"恰在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可以去偷人家菜园子里的菜,以此表达对失主家小伙儿的爱慕之情。而在金代元宵节又称为“纵偷日”,人们偷的不是东西,而是“人”,并且这种行为是被法律认可的。有人认为"纵偷"是陋俗,这未免太过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有句老话叫"黄土打墙墙不倒,小伙子跳墙狗不咬",讲的就是男子偷偷跑到女子家中的情景。而狗不咬翻墙入室的小伙儿,可以理解为这对男女已经是被双方父母认可的情人,俩人需要选在正月十五,用所谓"偷"的方式来完成婚姻,所以"狗不咬"应是女方家里事先安排好的。
“元宵”比“七夕”更合适作为情人节
"七夕"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上的情人节,但民俗学者沈燕认为,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虽然浪漫但也凄美,让“七夕多少带有"悲凉"的味道。中国人讲究讨吉利、讨口彩,电话、车牌都以"8"和"6"为至宝,恐怕很少有人会选择"七夕"与情人约定终身。而元宵节就比"七夕"浪漫得多,至少出游时能实实在在地看见意中人,能够纵情地爱上一把。两相比较,元宵节作为中国情人节更容易被人们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