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塌豆腐是着名山东菜,成菜呈深黄色,外形整齐,入口鲜香,营养丰富。最早的锅塌系列菜是来自山东地区,早在明代山东济南就出现了锅塌豆腐,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间荣升宫廷菜。后传遍山东各地,又传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
锅塌豆腐的传说:
清嘉庆进士梁章钜的《归田琐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官居山东按察使的梁章钜,在大明湖的“薛荔馆”与太守、学政、运使及历城县令侯理亭等官员宴饮。“食半,忽进一小碟,每碟二方块,食之极佳,众皆愕然,不辨何物。理亭曰:‘此豆腐耳。’”梁本想详究其法,以便家厨仿制,但因朝廷命其急赴江苏巡抚任所而忘之。“尔后此味香不可追矣。而每每触思此味,则馋涎辄不可耐。”直到暮年因病辞官回到浦城,每遇宴客,总想仿制此菜,虽极力讲求细味,但总觉不如在济南吃过的那道豆腐菜。
那道豆腐菜就是“锅塔豆腐”。如今,在济南的《孔膳堂》,还可以品尝到这味名菜。
锅塌豆腐的做法:
原料:北豆腐、豆腐、姜末、葱花、蟹子。
调料:鸡汤、盐、绍酒、水淀粉。
做法:
1、豆腐切成1厘米厚、4厘米长、3厘米宽的片,用少许盐、淀粉腌10分钟。
2、豆腐两面蘸鸡蛋糊(先沾少许淀粉会蘸鸡蛋液方便些)。
3、将豆腐一片片入温油锅两面煎黄,捞出。
3、锅中留少许油,加入葱姜末爆香,然后加入豆腐、鸡汤少许盐,大火将汤煮开后,改小火将汤汁收到快干时即可。最后放上新鲜的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