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行各业惯以粘贴“文化”标签,并以此为时尚,一来提高“档次”,二来文化氛围浓厚,于是乎旅游文化、食文化、水文化、广告文化、美容文化......诸多“文化”便应运而生,不一而足。
任何东西、社会现象肯定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之便牵强附会,并以此大做文章,确实有些“拉文化作大旗”,小题大作。
社会在进步,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确源远流长,饮食冠以文化当之无愧。川菜、粤菜、鲁菜、潮州菜、东北菜等菜系举世瞩目。然而时下人们用餐,并不直呼吃某某菜,而是习惯于吃“特色”。何谓特色,解释说文化也。不久前看到一则报道,大意是中秋节来临月饼包装出奇招,盛装9封月饼的包装盒用的竟是密码箱,售价相当不菲,385元。当不少人不明白这究竟是吃月饼,还是“吃”密码箱时,答曰,是食“文化”。更有甚者,鲨鱼全席、青蛙全席、穿山甲、眼镜蛇......全部相会在饭桌上,对于这些“老态”龙钟的稀有动物,沿袭前面的说法,不问便知,那更是食“文化”。
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饮食文化,可以说有人类以来,就有了饮食文化的起萌,猿人的树根、树皮那是最早饮食文化的基本元素。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存状态 ,对生活质量、生活品味提出更高的要求,乃至于拓展饮食文化领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将食文化演变成食“文化”,比如曾经风靡沿海的吃“三叫”,即猴脑,什么稀奇吃什么或保护什么吃什么或“食以稀为贵”,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爬的,全然没有环保意识,更高论为饮食文化,如今,食“文化”到这个份上,就不只是食客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