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除了拨霞供、暖锅、涮锅这一类火锅之外,与火锅类似的品种还有杂煮锅子:骨董羹。其实,直到今天,好些家庭还是习惯于将新鲜的荤素原料同入一锅煮食,不过不叫骨董羹罢了。
“骨董”指的是杂物器。古代卖杂货古货的,就称为骨董行(后称古董行)。古董用于饮食,则指杂煮菜羹汤。最早使用骨董这个名称的,乃是宋代一位叫昙颖的道士。
苏轼的《仇池笔记》录下了骨董羹的出处:“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罗浮是罗山浮山的总称,颖老指的就是道士昙颖。苏东坡还引用当时和他一起品尝了昙颖骨董羹的陆惟忠道士的一联:投醪骨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说明这种杂煮锅子烹饪时是要放些酒酿的。
宋代诗人范成大也记载过骨董羹。范成大的《素羹》诗说: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诗中表明,这种骨董羹是用芋艿、山药、胭脂菜等原料,和碎米同煮而成。可见骨董羹没有固定的谱式,总以娱胃和肠为要。
直到清代,骨董羹还流行于扬州一带。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所列的“风味皆臻绝胜”的十三种美味中,就有市肆上售卖的“管大骨董汤”,并说当时的食肆“骨董汤更一时称便”,众口称誉。李斗还记了一个叫江增的人,制作了一种名曰“游山具”的担子,担子设计得很精巧,内容也丰富,酒茶果菜皆有,炊餐饮具同在。担子一头的,“下层,贮铜暖锅,煮骨董羹”。只要“游山具”一出现,人们便知江增出游了。
清代,扬州也盛行骨董羹,但并非只有扬州才有。广州等地也有骨董羹,据光绪时编的《广州府志》记载,在中山县的香炉山一带,“香山人除夕以鲤鱼、鸡、鸭、豚肉,饾饤成锅,亦骨董羹之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