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湿热倒不要紧,如果适应性强,皮肤上黏黏的感受只要半天就适应了。中医专家表示,外部感觉到的湿热来自外界环境,而在我们身体内部作怪的湿和热,则绝大部分原因是“吃出来”的问题,也就是中医药理论中食物的性味导致的。脾胃虚的人对湿热特别敏感,因为这些人消化能力比较弱,当摄入容易诱发湿热的食物,虚弱的脾胃没有足够能力将其化解,湿热就会郁结在体内。
热带水果中,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是最典型导致湿热产生的水果,不宜多吃。芥兰、洋葱、韭菜在蔬菜中滋长湿热的功力最强,夏季要少吃。注意在炒菜的时候油温过高,也容易助长湿热。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旅行之前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凉茶这样的饮品,并非人人适合。中医讲,人的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分,凉茶中多数都是偏寒凉的,只适合体质实热的人喝,而虚热的人喝了清热的凉茶,不仅不能“灭火”,还会“火上浇油”。 广东人常饮的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唇红眼红、腹部隐痛、大便秘结等外感风热、湿热积滞之症。但凉茶毕竟是药,要因人制宜,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夏季南方的天气比较湿热,饮食最好以健脾、清热、去湿为主,用淮山、茨实等煲汤或者煮糖水,能起到很好的食疗作用。此外,夏季切忌进食大寒或者大补的食品,川黄连、王柏等苦寒药和高丽参、红参等补品不宜服用。
灭火误区
没有医学常识的人对付上火常常走入两个误区:
第一是滥用泻药。通常觉得只要体内郁积的“火”气排出体外,这“火”就自然消退了。一味用泻药导致大便稀烂,加重脱水,以减少血容量为代价,使心跳加快促使循环加快,一定程度上能纠正一些缺氧状态,“上火”症状相对缓解,但这以损害身体素质为代价,恶性循环的治法是极不可取的,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遭遇下一轮火力反扑。
第二是“上火”后狂喝水。因为口干,就反复喝白开水,自认为加速新陈代谢,把病毒排出体外了,而过量的饮水在医学上称为无张力的液体,这样的结果是反复喝水,反复去厕所,而尿液会带走大量的钠离子,从而加重了身体脱水,浑身无力。
正确的对付上火的办法要因人而异,对于体质正常的人群,可适当喝些淡盐水,稀释血液,恢复血液水电解质平衡,营造一个正常的血液内环境。对于气血虚弱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