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过端午,龙口民间以五月初一为小端午,五月初五为大端午。端午节虽然有大小之分,但两个节俗都是一样的,有采艾、蓄艾、门首簪艾、吃粽子、吃鸡蛋、荡秋千等活动。《黄县志》记载:"妇女妆艾虎簪、艾叶、榴花、佩朱符,以避邪。是日多蓄艾。"大端午,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纪念自投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小端午则源于胶东地区一个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户李姓人家,老两口暮年得子,十分高兴。哪知竟生下一条黑龙,当时就把妈妈吓死了。他爹顺手操起一把斧头,砍下龙尾巴。黑龙直奔北海而去,不敢回家,只是每年春秋两季回来给妈妈上坟。因为没有了尾巴,人们都叫它秃尾巴老李。
后来,秃尾巴老李到了东北的一条大江里,江里住着一条称霸一方、危害百姓的白鳝。秃尾巴老李和白鳝打了起来,一连几天不分胜负。秃尾巴老李托梦给闯关东的胶东老乡,求他们在五月初一这天到江边助阵,看到江水发黑时,往江里扔吃的东西,帮它打败白鳝。住在那一带的胶东人饱受白鳝欺负,听说家乡来的秃尾巴老李要除害都非常高兴,到了五月初一这天,一大早就拿着准备初五过端午的鸡蛋和粽子来到江边,看到江水发黑了,就一齐往江里扔,给秃尾巴老李吃。结果,秃尾巴老李赶走了白鳝,住进了这条大江。人们把这条江称为黑龙江。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之后,这一带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报答秃尾巴老李的恩德,每年五月初一,附近闯关东的胶东老乡都要煮鸡蛋、包粽子送到江里给秃尾巴老李吃。闯关东的胶东人把这件事情传回了家乡,经朝历代,相沿成习,五月初一演变成为胶东人的小端午。
秃尾巴老李落户黑龙江后,不忘家乡,每年春秋两季仍然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雷鸣电闪、风暴雨狂。直到今天,每逢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