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仔粥是一种广东粥品。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人家 用小船在荔枝湾河面经营。此品集多种原料之长,多而不杂,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适合众人口味。此品是从鱼生发展而来的。《南越游记》载:岭南人喜取草鱼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腐干,汇而食之,名曰鱼生。”“复有鱼生粥,其中所有诸品,因鱼生之名而名之。”现在珠江河面的船家已迁至岸上,艇仔粥也自小艇而进入大酒家、宾馆。
艇仔粥的历史由来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广州话俗称“艇仔”)专门供应“艇仔粥”,故称“荔湾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艇仔粥的主要配料为鱼肉、瘦肉、油条、花生、葱花,亦有加入浮皮、海蜇、牛肉、鱿鱼等。艇仔粥以粥滑软绵、芳香鲜味闻名,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现在在广州、香港、澳门以至海外各地的广东粥品店,艇仔粥都是必备的食品。艇仔粥在行内术语为“一弯”。
传统的广州人认为艇仔粥要在艇上食用,并以河水煮成的粥水才有风味,现时使用的自来水不及从前。现时传统做法的艇仔粥已经买少见少,广州黄埔区仍有一老人在其渔艇上以传统做法卖粥。受到环境所限,广州最后的艇仔粥已将近消失。 七十年代在广州人民南,南方大厦对出珠江边,仍然有艇仔粥吃。
艇仔粥的做法
原料
粳米100克,鱿鱼(鲜)100克,猪肚300克
辅料:干贝25克,猪肉皮50克,籼米粉(排米粉)50克,花生仁(生)50克,
调料:盐2克,味精1克,大葱3克,姜3克,酱油5克,猪油(炼制)5克,碱3克 制作方法
1、将干贝去除老筋,用温水浸开,撒碎;
2、鱿鱼食用碱水浸泡,发透后漂洗干净,切成细丝,放入滚水中烫过;
3、沙爆猪皮用冷水浸发,冲洗干净,切成丝条,放入沸水锅内煮烂;
4、猪肚擦洗干净;
5、烧鸭斩成小件。
6、花生仁去衣,放入沸盐水中滚过,捞出晾干;
7、放入慢滚油锅内,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分;
8、米粉用沸油炸香;
9、粳米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
10、取锅加入适量冷水,先用旺火烧滚;
11、加入粳米、干贝、猪肚,待沸后改用小火慢煮至粥成,用盐、味精调味;
12、其余各料均放入大碗内,冲入滚粥,再加入猪油、酱油、姜(切丝)拌匀即可。
艇仔粥:吃的是艇上风情
西关多情,粥味飘香,闲时游走于河岸,看着三五小艇划河而过,细数艇上众多卖粥商贩多番吆喝,禁不住的是这种风情。于是掏钱买上一碗小粥,坐在随水飘摇的艇内倚听风雨,淡淡清粥过喉,褪去了繁杂的世俗,阵阵扑鼻粥香令人舒畅心怀。旧时广州城的韵味,随着城市发展,渐成记忆中的美好。多少老人,徒步河岸,再也难见小艇停驻河边,而那被污染的河水再也不能熬制甜美的粥水,除却感叹之余,只能在岸上寻觅那味道鲜甜、分量十足的粥品,但粥虽佳肴,却找不到那种风情。
都说最正宗的吃法就是要艇上熬制艇上吃,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只能闻“艇仔粥”大名,却无缘体验昔日情怀了。旧时卖“艇仔粥”的聚集点在荔湾一带,而因城市河道整治众多还撑着小艇的商贩便迁往黄埔古巷一带,但数年前境况愈下,广州“艇仔粥”有艇的历史渐若埋没。
艇仔粥码头“黄埔古港” 3元一碗最传统
虽然现在艇仔粥只能在陆地上吃了,让人略感可惜,但是黄埔古港附近的艇仔粥在市区内依然享有盛名。无论是“鸡记艇仔粥”,还是“猫记、猫女艇仔粥”,这些店的粥品质量都比较地道,而且古港的艇仔粥售价相对比较便宜,鸡记艇仔粥一碗粥只需三元,相对起市区内动辄八至十元的艇仔粥,确实地道又实惠。艇仔粥味香,小时早有耳闻,因此每逢周末便吸引了众多年轻为食猫不惜从市区远赴黄埔古港,望能找到父母口中常挂念的那种味道。而因慕名者甚众,大批人纷沓而至,令这个存在着众多卖粥商贩的渔村小码头被当地人亲切地唤作“艇仔粥码头”。
艇仔粥小故事
虽起源于西关,但艇仔粥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一段故事。相传古时有一家道中落的“西关阔少”,为了营生于是在荔枝湾租船作卖粥行当,粥未卖前事先调配好粥料,待客人吃时再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用鸡鸭骨头熬制而成的沸滚粥水,然后加上些许麻油调味,大受顾客欢迎,由于其在艇上经营,故名为“艇仔粥”。另有一说则称,相传有一个船上人家的女孩叫金水,因为父亲患了重病,幸遇数年前其亲手放生的金鱼化身为仙告知其煮粥之法,方得以用粥卖钱买药为父治病,此后女孩父亲痊愈,便把此粥名为“艇仔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