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不是虚言。广州饮食业历来在全国首屈一指,拥有一大批经历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号和新兴名店,传统和创新的名菜、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饮茶、喝汤更是广州一大特色,也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文化。广州好吃的东西很多,下面来告诉你广州有什么好吃的:
广州小食大体可分为油器、粥品、粉面、糕品、甜品、粽子和什食等七大类,这些小食价廉物美,遍布全市大街小巷。
油器类小食,有油条(炸面)、油香饼(咸煎饼)、笑口枣、牛利酥、脆麻花等,有咸的、有甜的,也有甜中带咸、甜中带酥、甜中带脆的。
粥品类名目繁多,油器和粥品一般都同时经营。
粉面类品种有面条、云吞、沙河粉、猪肠粉、桂林米粉等,以云吞面和沙河粉最受群众喜爱,猪肠粉则多在早上供应,十分畅销。面条、沙河粉配以各种肉料可制成牛腩面、猪手面、鱼蛋面、牛腩河粉、肉丝河纷、鱼片河粉等,既可汤煮,又可炒制。
糕点类有松糕、棉花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伦教糕等,这类食品的共同点都是蒸制而成。
甜品类在小食中所占的份量虽然不大,但有其特色,较受群众欢迎的有双皮奶、去壳绿豆沙、红豆沙、芝麻湖、杏仁糊、麻蓉汤丸、冰糖炖木瓜、冰花炖鸡蛋、寄生蛋茶等等,这些不但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有些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如芝麻糊能去肠燥,炖木瓜可清心润肺,寄生蛋茶可降血压等。
粽子类大体可分为甜粽和咸粽两种类型,甜粽类以枧水粽为基础,其特点是制作比较简单,黄澄澄带有枧水香味,爽滑可口,耐存放,品种有豆沙棕、莲蓉粽,近年莲香楼创新了蛋黄莲蓉粽。咸粽类制作比较复杂,品种有咸肉粽、裹蒸粽、火腿粽、肇庆裹蒸粽等。广州市的粽子是群众喜爱的小食之一,在街头巷尾常年可见售卖。
杂食类多为流动个体摊档经营,品种有煲牛杂、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菜等,这些品种各有风味特色,销售量虽不大,却也经营者众,有些经营者在煲牛杂时配以萝卜、白灼菜胆以及各式酱料,光顾者颇多。
点心:
广式的点心糕饼有多少品种?准确的数字恐怕谁也说不上,光是点心状元罗坤制作过的点心就不下两三千款。广州市的特级点心师有十来人呢,所以,广式的糕饼款式多得惊人。
这里只是举其中两三个,以飨读者。
娥姐粉果
"排排坐,食粉果,猪拉柴,狗烧火,猫仔担凳姑婆坐……"
这是一首广州儿歌,唱的是爷爷奶奶辈童年时吃粉果的事,可见粉果对孩子们是多么诱人。
粉果在清朝光绪年间创制,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了。说起"娥姐粉果",还有一个故事。相传,西关上九路有一叫"上九记"的小食店,以卖粥娄为主,生意原来不错。后来,附近开了很多小食店,各出奇招,把上九记的顾客都抢去了,上九店的生意日益惨淡,老板只好将店员解雇。这时,店中有一名叫娥姐的店员,对老板说:"解雇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上九记要创造出新名牌点心来。"好娥姐,日夜苦思,反复琢磨,先将米蒸成饭,晾干后磨成粉,再加些粘(大)米粉,搓揉擀成皮,最后加一些芫荽。这样一张绿白相间的粉果皮,再包上瘦猪肉和冬笋,加上蟹黄,蒸熟。端出来一看,啊,样式玲珑,形似榄核,摇有响声。再一尝,肉鲜皮一口吞进肚子里。
娥姐粉果一炮打响,"上九记"的生意兴隆起来。
粉果从此名声远扬。很多茶楼食店都来偷师,师傅们各出其招,将其加以变化,发展,有加上虾仁的,有在形状上进行改观的,创造出自己茶楼的粉果。如太昌楼的鲜虾粉果,用澄面制作,捏制成鸡冠形,外表白如雪,半透明,皮薄爽韧。肉馅加鲜虾、瘦肉、叉烧、冬菇,味道鲜美,很受大众喜爱。
象形虾饺
虾饺,是广东茶楼、酒家的传统美点。广东人饮茶,少不了来一笼虾饺。
上乘的虾饺,皮白如雪,薄如纸,半透明,内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虾饺最早出现在广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产鱼虾,茶居师傅以鲜虾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虾饺外皮选用粘(大)米粉,皮质较厚,但由于鲜虾昧美,很快流传开来,城内的茶居将虾饺引进,经过改良,成为广州的名点,历久不衰。
后来,虾饺用澄面、生粉做皮,将鱼虾洗净后吸干水分,搅拌成胶,再将肥肉切成细粒,用开水烫至刚热,加入鸡蛋白、竹笋丝、味精、芝麻油、胡椒粉等配料做成。总之,工艺十分严格。从搓面、压皮、包馅、造型到蒸制,一环扣一环,每一环功夫要到家,否则会爆皮或吃起来粘牙。
近来,很多酒楼锐意改革,不少点心师傅不断创新,创造了"蟹黄虾饺"、"鸡粒虾饺"等,在造型上出现了象形虾饺。所谓象形,就是点心像原来物体的形状。比如熊猫虾饺,每块点心的形状如同熊猫,如果一碟有十二块点心,每块熊猫点心的形状和造型都不一样,或站或坐,或行或嬉,形体和动作都惟妙惟肖。有的虾饺还制作成白菜、青瓜、杨桃、苹菓等形状。
泮溪特级点心师罗坤的杰作"绿茵白兔饺",形象逼眞,饮誉海内外。澳大利亚前总理弗雷泽到泮溪赴宴,当"绿茵白兔饺"上席时,只见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白兔"在碟上,旁边还有几片芫荽,犹如白兔戏于草丛。弗雷泽不禁发出惊叹,众贵宾纷纷摄影留念。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丰富美味的广式美点,高兴道:"中国的点心眞好吃,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泮塘马蹄糕
有诗云:"细韧香滑马蹄糕,泮塘五秀样样好。"身在广州,大概没有人说没吃过马蹄糕吧,它是广东最普遍又最有特色的糕点之一,而泮塘马蹄糕又是广州的名牌点心之一。
泮塘五秀是什么?就是莲藕、马蹄(北方称为荸荠)、菱角、茨菇、茭笋这五种水生植物。
广州西关的泮塘乡,就是以出产这五种植物而出名,当时乡下人说这是瘦田下的农菓,俗称"五瘦"。广东名人陈梦吉听后,认为说"五瘦"不好,不如换一同音字,称为"五秀",从此"泮塘五秀"就这样传开了。据说,泮塘马蹄糕创制于清朝同治年间,泮塘乡一姓李的家族。到了20世纪40年代,李氏后人李文伦、李声铿合资在泮塘村口搭起一酒楼,取名为"泮溪酒家"。开业的第一天,李氏后人亲自蒸了两大盘马蹄糕,众人尝后大为叫好。从此,泮塘马蹄糕美名远扬。
传统的马蹄糕有两种,一种是清制,用片糖加马蹄粉蒸制,微带蔗糖的焦香。另一种是生磨马蹄和粉而蒸,名"生磨马蹄糕"。现在的酒楼不断创新,蒸制的马蹄糕变化多样。南方大厦餐厅的"透明马蹄糕",一反传统做法,用的是白糖,文火煮成金黄色糖浆,徐徐冲入马蹄粉浆中,边冲边搅拌,成为半熟的稀糊,然后放去蒸制,这样制出来的马蹄糕晶莹通透,特别爽口。小孩和老人来这饮茶,大多会点上这味糕点。有的酒楼创造出三色马蹄糕、油炸马蹄糕和透明马蹄糕,也有加入鲜奶、巧克力等,有的茶楼还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制作不同款式的马蹄糕,如春季制桂花马蹄糕,夏季制菓汁马蹄糕,秋季制芝麻马蹄糕,冬季制蔗法马蹄糕。
广州人好吃加善变,光是马蹄糕,便从一两种款式变成几十种款式,受益的是酒楼,受惠的是顾客。
广州菜肴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粤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好吃的地道的菜馆往往都在老城区,如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盘福路、江南西路、惠福东路等则称得上“食街”,一路排着大大小小的食肆。其中,几家酒楼在当地人中是非常知名的,并有多家分店,如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园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元酒家的红烧大裙翅、东江海鲜酒家、幸运楼酒家、惠爱酒家等等,而莲香楼、陶陶居等老字号也值得一去,大家可以去企业名片网上仔细查查。
广州靓汤
广州人爱煲汤是出了名的, 广州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楼宴客,首先考虑的不是上什么菜,而是上什么汤。在宴席上“汤”永远是唱主角!广州的汤已发展成一种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文化,即使没有名贵的汤料,单是几个小时的煲煮,也足以让汤变得香厚醇鲜。“天上第一汤”名潮“鸽吞燕”、老火汤等尤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