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是什么意思?初伏是一年中开始热的日子。2011年,夏至日是6月22日,入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4日,初伏7月23日结束;中伏天数为20天, 自7月24日至8月12日;三伏(末伏)自8月13日开始至8月22日,8月23日出伏。
平年入伏的日期只能是上一年入伏日期提前或延后5天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夏至三庚数头伏,首先看夏至这天用干支表示什么日,依次向后顺延,当遇到“庚某”日的时候算第一庚,遇到第三个“庚某”日时,那一天开始数伏,也就是初伏第一天。今年夏至6月22日是戊申日,6月24日是庚戌日,算夏至第一庚。十天后,7月4日是庚申日,算夏至第二庚。十天后,7月14日是庚午日,算夏至第三庚,所以7月14日就是今年初伏第一天。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初伏的天数是确定,从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第二个庚日前,初伏共十天。2009年初伏为7月14日(庚申日)至7月23日。
中伏的天数是不确定的,从夏至以后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前。因此,中伏的天数有些时候是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2009年中伏为7月24日(庚午日)至8月12日,共计二十天。其中8月3日是庚辰日,8月7日(癸酉日)立秋。
末伏的天数是确定的,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开始,到立秋之后的第二个庚日前。末伏共十天。2009年末伏为8月13日(庚寅日)至8月22日。
初伏是怎么确定的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农历五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过了夏至,就要逐步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夏至之后,哪一天数伏,也就是哪一天是初伏的第一天,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是怎样确定的。夏至之后的数伏,不象是冬至以后的数九,冬至的当天就是一九的第一天,而夏至后的数伏却不是那样从夏至的当天算起。在我国北方老百姓的嘴中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就是初伏第一天的确定方法。那麽,什麽叫三庚呢?这还得从我国古代的历法说起。我国古代年份、月份,日期的记录方法,采用天干和地支。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文字相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六十为一个循环,无休止的反复下去。
六月二十二日(农历五月初八)夏至,是“丁亥”日。六月二十五日(阴历五月十一日)是“庚寅”日,也就是今年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有庚字的日)。再过十天,七月五日(阴历五月二十一日),是“庚子”日,这是第二个庚日。七月十五日(阴历六月初二),是“庚戌”日,也就是第三个庚日。这一天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就正式进入伏天了。
根据以上的确定方式,说明了数伏(初伏第一天)的日期是不确定的,夏至以后多少天数伏,日期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夏至的当天是庚日,那麽到第三个庚日的天数是二十天。如果夏至是庚日的第二天,那麽到第一个庚日需要九天,到第三个庚日就需要二十九天。所以,数伏(初伏的第一天)在夏至以后的第二十天至二十九天之间。
另则,自夏至到立秋之间的四十五天之间,由于夏至到初伏之间天数的不定,在二十至二十九天之间。所以,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有四个庚日,二伏就是十天。如果有五个庚日,那二伏就是二十天。因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这一点是不能变的。
中国吃网温馨提示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在冬天容易患感冒、喘咳及过敏性鼻炎,体虚的人,要在这炎热的日子里通过中医调理的手段,如“天灸贴药”等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