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24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它与大暑、小暑以及大寒、小寒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程度的节气,处暑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2011年8月23日,农历7月24日,星期二为2011年处暑。处暑在每年公历的8月22日或23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的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终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处暑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节气·农事
处暑节气是我国华南地区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时期。此时华南中部地区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要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时节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华南地区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水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工作。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节气·养生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知的。科学的养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另外,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节气时间
2010年8月23日,农历7月14日,星期一;2011年8月23日,农历7月24日,星期二。
【谚语】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诗词】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唐·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处暑景象,意思是说,暑气到此为止,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而处暑节气正是农历七月。这个时节,柔和的凉风习习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凉爽,而不像夏天那样的热风,让人难以承受。而这时,农作物都已进入成熟期,夏天娇艳的荷花已变成结满莲子的莲蓬。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宋·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