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拉薄饼
埃塞俄比亚经常闹旱灾和饥荒。据说1984年曾经饿死了几百万人。今年的旱灾比那时更严重,如果你这时到埃塞来,一定会发现大街上乞丐成群结队,比以前更多了。但贫穷并不意味着埃塞没有美食,一种叫“英吉拉”的食物就是埃塞人心目中的美食。3000年来,埃塞人一直吃英吉拉。它的原料是一种叫做“苔麸”的小颗粒状作物,比芝麻还小,生长在一 种高过脚背、像小软草一样的植物上。科学家经过长期试验,试图提高其产量,结果徒劳无功。埃塞人把这种小颗粒磨成粉,然后加水和成面,放在芦苇编的大圆筐里摊开,盖上盖子放两三天,待发酵后拿出来一蒸,就成为圆圆的、软软的、酸酸的、布满细洞的大摊饼了。
我不清楚做一张英吉拉需要多少苔麸粉,而1斤苔麸粉又需要多大面积的收成。但考虑到不少埃塞农民至今还差不多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一张英吉拉所消耗的劳动量肯定是不少的。埃塞人钟爱英吉拉达到了极其顽固的地步,一般人基本上都是非它不吃。他们还常常骄傲地告诉我,英吉拉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食物。但据我所看的资料,它除了含铁量确实高于一般食物外,其它方面并无特殊之处。
我到埃塞后不久,一个即将离任回国的同事把我带到埃塞总理府一位秘书家吃晚饭,使我有幸第一次尝到大名鼎鼎的英吉拉。主人非常好客,先示范如何吃,然后不停地催我多吃。我和所有第一次吃英吉拉的中国人感觉差不多,就是太酸,越吃越想吐。吃英吉拉必须用手抓着吃。撕一片饼,用它去包裹一种埃塞人叫做“WOT(调味汁)”的菜往嘴里送。它一般是辣的,里面加鸡蛋、鸡块、牛羊肉或蔬菜。
我很快就喜欢上英吉拉了,每星期都要吃上一回。见埃塞客人时,他们总喜欢请我吃。使馆的当地雇员也偶尔请我一顿。实在没人请,就自己跑到外面餐馆去解解馋。一个人在餐馆吃一顿英吉拉,配上一盘嫩炒羊肉丁,加上一瓶本地啤酒,不超过20元人民币。对了,英吉拉本身是不要钱的,这十几块钱是酒和肉的价格。
当然,吃多了就觉得单调了。埃塞的菜是能数出来的,常吃的就5种左右。所以,中国人到埃塞来,首先要过的就是吃这一关。想舒舒服服地吃正宗的中国菜,比较困难。这里的中餐馆总共就4家,两家有中国厨师,两家没有。
为了表示我和埃塞人一样热情好客,我曾让家里雇的当地保姆和我们一起吃饭。她先是表示对中国菜非常感兴趣,并跃跃欲试地要吃,可不知道是应该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用手,还是像我们一样用筷子。我说你试一下筷子吧。她先是紧紧地抓着两根筷子分不开,然后是分开了比不齐,更谈不上夹东西。最后我只好给她拿我女儿用的勺来。她像吃药一样把几样菜各尝了一点,很勉强地笑着用英语说:“很有趣!”然后开始吃米饭,吃了几口就特别为难,可能是米饭煮得太硬。我说还有粥,她开始喝粥,尝了一口后立即跑到厨房拿来盐罐,往粥里撒了一大把盐后才吃下去。吃完后说:“味道还行,不过,比起我们的英吉拉来,还是差远了。”